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众参与 > 以案说法
惠农惠民资金治理案例分析
  • 信息来源:税政法规处
  • 发布日期:2020-03-02 15:27
  • 浏览次数:

一、案件回放

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重要批示精神,聚焦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政策执行,2019年D市财政局根据部署,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自查工作,发现以下问题:1、2018年某镇某村有1名残疾人已于2016年死亡,仍在享受居家安养补贴,多发4800元。2、某局2017年至2018年相关乡镇及工作人员履职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等原因,造成已死亡人员继续享受补贴,2017年超标准发放尊老金2万元,2018年超标准发放尊老金2.55万元。3、某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存在以个人账户申报集体流转土地,帐户资金由集体掌握,某村涉及金额6.94万元。

二、案情处置

检查组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面核实,并督促相关单位积极整改,及时清退、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案件分析

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执行不严格。对财政资金管理相关政策不重视,执行不严格,致使资金管理出现问题。二是日常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未对资金进行有效监管,对一些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也未及时督促按照规定来实施。

四、案理启示

实施惠民惠农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民的关爱。

一是要加大政策宣讲,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作为财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理应将政策利用各种媒体宣讲到村到户,切实将国家补贴资金落实到老百姓的身上去。

二是要加强对各类政府资助资金补贴发放过程的监管,特别是公示程序的执行力度。除公示资助对象的姓名,还有必要公示资助理由、金额等,并设立举报电话,让群众监督群众,使整个审核、确认、发放过程阳光透明。

三是要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处罚打击力度。近年来,国家对惠民惠农专项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作为担负监管职责的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必须加强资金跟踪问效,并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健全贯穿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较为完善的财政监管体系。同时,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罚、打击力度。要通过单位网站、有关媒体对外公告检查出的主要问题以及处理处罚结果,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财政监督的公信力,有效防止类似弄虚作假、违规使用专项资金事件的再度发生。

 

分享到